教育巴巴 > 高中教案 > 语文教案 >

高二语文讲评教案

时间: 梓茵 语文教案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二语文讲评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高二语文讲评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特写新闻的特点

2、品味本文写作特色及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3、培养学生爱国热情,激发民族自信

教学重点

1、欣赏特写新闻的语言,品味文中蕴含的丰富感情

2、学习特写新闻的表达技巧,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介绍写作背景导入新课

二、讲授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将这则消息分成四个层次。

师生交流明确:第一层是2到4自然段,讲述的是港督告别仪式的具体情况,是第一次降旗;第二层是5到7自然段,讲述的是添马舰东广场告别仪式的具体情况,这是第二次降旗;第三层是8到9自然段,讲的是中英香港交接仪式,这里包含有降旗与升旗仪式;最后一层是10到11段,讲述的是“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2、介绍文体特征。

本文是一篇特写性消息,又称新闻速写、新闻素描,要用类似电影特写镜头的方法来反映新闻事实。

3、研读,找出本篇新闻与一般的新闻不一样、别致之处。分组讨论交流。

(1)作者是把镜头聚焦在什么地方呢?文章再现了末任港督离府、添马舰军营告别仪式、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和最后“不列颠尼亚”这四个场景,所以,本篇新闻别致之一:聚焦点放在特定的四个场景。

(2)本篇新闻的主体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具体叙述了英国殖民者的告别仪式,包括末任港督的降旗仪式;英国告别仪式;降旗仪式等。这些仪式的叙述都很简洁,在介绍了每一种仪式之后,作者总要引用一些背景材料。如7时45分的降旗仪式时,文中回忆了156年前英国国旗首次在香港升起时的情景。

作用:把这一事件放在历史今昔的对比上,有一种历史沧桑变化的感觉,使得曾经的坎坷,在人们脑海中“积淀成了神圣而执著的理性”,也使得“今夜的喜悦变得更加凝重”。这篇文章虽只写了一天中发生的事,但有很大的历史跨度,容量非常大,让我们在丰富的知识中,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内涵。本篇新闻的别致之二: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有机融合

4、赏析新闻遣词造句的精妙。

明确:文中将英国的告别仪式是称为“日落仪式”,就包含了很深的寓意。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三、延伸拓展

中国为什么能成功地收复香港呢?讨论交流。

因为祖国在变得强大,所以能够收复香港;领导人强有力的外交手段与政策等。

四、课堂小结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成百上千的相关报道中,本文是一篇完整反映英国撤离的新闻稿件。随着“不列颠尼亚”的离去,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于得以洗刷。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要铭记祖国屈辱的历史,奋发图强,绝不让历史重演!

五、作业布置

课后选取近代一件重大的历史事件作为新闻,进行报道。在150——200字左右。

高二语文讲评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文本并结合自己所了解的有关长征的知识回顾长征路。

2、理解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

3、领悟长征精神的内涵及当代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体理解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学习长征精神。

2、领悟长征精神的当代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习近平总书记说:长征,这一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

长征这一人类历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

情境设置: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领会长征精神,我们准备根据杨成武先生的回忆录,拍摄一部长征宣讲片,请大家出谋划策,思考如何完成视频的录制?

二、学生阅读文本,小组讨论,并请代表发言

三、呈现拍摄思考方向(只是方式其一)

活动一、回顾长征路

任务1:长征的背景(视频展示)

战略性转移,艰难的旅程

长征是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一次战略转移。1934年10月,因左倾机会主义的严重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任务2:长征的艰苦卓绝

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从课文中寻找具体细节。

长征的基本路线:

瑞金→突破敌人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

自然环境的恶劣物质资源的匮乏

敌人的围追堵截长征路途的遥远

课文具体体现:经过万水千山,经过一年多的长途跋涉,经过无数次残酷的战斗,忍受了一切物质生活上的困难,不少同志流了血,许多战友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马鸿逵、马宏宾的骑兵一直尾追我们!

此处省略部分

【资料链接】在漫漫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用顽强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极限。红军将士上演了世界军事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习近平主席讲话)

【资料链接】长征途中,英雄的红军,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鏖战独树镇,勇克包座,转战乌蒙山,击退上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征服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习近平主席讲话)

活动二、长征胜利及伟大意义

任务1:长征为何能取得胜利?

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19日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红一方面军结束长征。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预设:

此处省略部分

总结:【资料】邓小平同志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

习近平同志长征胜利启示我们: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没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没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要取得长征胜利是不可想象的。

任务2: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

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

红军胜利

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

革命思想

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

革命种子

总结: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__企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图谋,保存了革命的精华,使全国人民对革命的前途和抗日运动的前途有了新的希望,促进了抗日民主运动的高涨。长征以其体现出的不怕艰苦、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向中国和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是不可战胜的,成为一篇中国革命的“宣言书”。

活动三、长征精神及当代意义

任务1:长征精神的内涵

课文:队伍中顿时沸腾起来了!

苏维埃!多么亲切的名字啊!……不管是在怎样艰苦的日子里我们都惦念苏维埃。……终于又见到了这个名字。

我们仍穿着单衣,但情绪很高,心里始终觉得是热乎乎的

我们越听越激动,越听越高兴……

只觉得周身的热血直往上涌……

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坚信革命必然胜利的精神

课文:我们一纵队四大队……只见兄弟部队也都进入各自的伏击阵地。

此刻谁都心里痒痒的,恨不得一下扑过去,将敌人彻底消灭。但是,这次是联合行动,必须听从统一指挥。

现在中央红军又与陕北红军、陕北人民一起,担负着更艰巨的任务,我们今后要更好地团结一起,共同完成中国革命!

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当地老百姓恨之入骨……乡邻全都拍手称快……抬着猪、羊来慰问红军,红军的威信更加高了。

在陕甘根据地人民的热烈欢送下……

现在中央红军又与陕北红军、陕北人民一起……我们今后要更好地团结一起……

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这确实是一次远征,一次名副其实的、前所未有的长征。

飞夺泸定桥,一昼夜行军120公里

过草地,一根皮带吃很多天

雪山,海拔5千米,鸟不得过

长征是艰苦的冒险,长征是人类的勇气与怯懦、胜利与失败的搏斗。——王安娜《中国,我的第二故乡》

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长征我们胜利了,但是损失也是巨大的。

高二语文讲评教案3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开幕词、演讲稿的有关知识;品味表达情感的关键句段;深入体味,正确把握,有感情地朗诵。

思维发展与提升:分析明确文章中各种鲜明情感;学习准确使用鲜明情感词和判断句表达情感的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新中国成立的艰辛,认识新中国成立的重大意义;体味伟人蕴涵于作品中的深挚情感,博大的情怀,感受革命者的优秀品质。

文化传承与理解:探究革命精神传承的时代意义;感受革命者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培养学生们的爱国热情,提升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分析明确文章中各种鲜明情感,探究分析文章中鲜明情感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感受革命者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探究革命精神传承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圈点勾划法、旁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2课时。

一、预读——感气概

1.导入新课

在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伟人毛泽东自信豪迈、铿锵有力地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鼓舞人心的话语响彻寰宇。感受伟人气概,试读标题。

2.背景介绍

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__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的历史进入一个新纪元。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基本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立的背景下,经过一系列的协商筹备,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经过充分的民主讨论,代表们一致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组织上和法律上的准备。正是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致开幕词,发表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篇的讲话,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来了!”

3.回首那段战火纷飞,激情昂扬的岁月,站在这个具有里程碑价值意义的历史节点,再读标题,请用一两个词语,或者一句诗句来表达。

示例一:自豪,喜悦

示例二: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示例三: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示例四:自信,昂扬,一雪前耻

示例五: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示例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小结:注意准确把握情感,如果能直接引用伟人的诗句,会更巧妙,也更精炼。

二、初读——理思路

1.快速浏览,把握文章整体结构。

2.圈点勾画信息,特别是明显的结构标志词语。

【1】第一段的“现在开幕了”。

【2】第三、四段中的“在三年多的时间内”“三年以前”。

【3】第五、六段的“现在”“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4】第七段的“我们的革命工作还没有完结”“我们还要继续努力”。

【5】第九、十、十一段的“全国规模的经济建设工作业已摆在我们面前”“随着经济建设的高 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 潮”“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

3.展示总结:文章思路结构。

(1—2段)宣布大会开幕,简介与会代表及大会特点。

(3—4段)回顾过去,论证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5—8段)立足当下,对国家发展大计做出规划:指明会议议程,民族独立与发展,革命心态,发展策略。

(9—11段)展望未来,描绘民族振兴蓝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国防建设)

(12—16段)纪念与祝贺。

三、再读——析情感

1.文中有很多句段有明显的情感倾向,请圈点勾划,旁批作注,指明情感;并能够把握情感,诵读展示。

老师总结:除了自豪自信之外,还有深切的缅怀,崇高的敬意,面对困难的无畏,面对未来的高 瞻远瞩……

2.归纳总结文章是如何来表达这些情感表现的。

①善用明显具有情感倾向的词语。

②使用判断句。

③使用强调的词语,使语言表达准确得体。

四、研读——赏形象

1.言为心声,从文中你读出来一个_________________伟人毛泽东。

(要求填写两个四字短语,并就文本具体分析)

2.文以载道,从文中你读出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中华民族。

(要求填写两个四字短语,并就文本具体分析)

五、拓读——明事理

1.问题探究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标志着一个伟大时代的开始,这个伟大时代具体表现在哪里?

2.问题探究二:重温历史,紧跟时代,展望未来。我们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正迈着坚实有力的步伐快速前进,中华民族的复兴梦正逐步实现。身处这个伟大时代的我们感受到了自豪自信,当然这个伟大的时代也有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更应该有忧患意识,请选择其中的一种情感,联系你的所学所知所感谈谈自己的认识,写成100字左右的文字。

高二语文讲评教案4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了解大概。本文写得典范古雅,但凡遣词造句、行文布局、佳构机巧、言语妙喻都需要深入口味,反复吟诵。

2.串通文义,学习文法。理解本文首先需要掌握文章的行文结构。此文结构的特点在于开篇立论,明确论述的原则,然后逐层展开,分别论述,而在论述中又不失良机,随时比较,广引博征,使文章跌宕生姿,别具风采。

3.不求全貌,雕琢精义。理解本文的另一要点在于不求全貌,但求精雕细琢;特别是文中生动奇巧的妙言妙语,要用心揣摩体会。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教案# 导语设计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不少诗歌,大家能背几首吗?(学生试背三两首)那么,这些诗歌有怎样的特点呢?(学生自由发言:语言的形象性、凝练性,结构的跳跃性等)如果要更进一步了解诗的特点,那么我们就听听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是怎样说的。(板书课题《谈中国诗》)

二、作者简介

出示投影:

钱钟书先生1910年出生于江苏无锡,1933年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1935年赴牛津大学攻读,获B.Litt.(Oxon)学位。后又至巴黎大学研究法国文学。归国后,曾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国立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上海暨南大学外语系教授,中央图书馆外文部总编纂等。解放后,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1953年转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新时期又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还曾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钱先生博学多能,兼通数国外语。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做出了卓越成绩。解放前出版的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用英文撰写的《十六、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文论及诗文评论《谈艺录》。其中《围城》有独特成就,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谈艺录》融中西学于一体,见解精辟独到。解放后,钱先生出版有《宋诗选》《管锥篇》五卷、《七缀集》《槐聚诗存》等。钱先生还参与《毛泽东选集》的外文翻译工作。主持过《中国文学史》唐宋部分的编写工作。他的《宋诗选注》在诗选与注释上都有高明识见,还对中外诗学中带规律性的一些问题作了精当的阐述。《管锥篇》则是论述《周易正义》《毛诗正义》《左传正义》《史记会注考证》《老子王弼注》《列予张湛传》《焦氏易林》《楚辞洪兴祖外传》《太平广记》《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的学术巨著,体大思精,旁征博引,是数十年学术积累的力作,曾获第一届国家图书奖。钱先生的治学特点是贯通中西、古今互见的方法,融会多种学科知识,探幽入微,钩玄提要,在当代学术界自成一家。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大家”。

三、整体感知,把握文意

1.学生诵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划分结构层次。

明确:本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交代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

第二部分(第2段),从整体上论述了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

第三部分(自“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至“我在别处也曾详细说明贵国爱伦坡的诗法所产生的纯粹诗,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这部分又分三层:

第一层(自“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至“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从诗的篇幅上进行论述:中国诗的特点就是短,它形成的原因则是由于韵律的要求。

第二层(自“-一位中国诗人说”至“深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论述中国诗的意韵之美一一“言有尽而意无穷”,且富于暗示。

第三层(自“西洋渎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至“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通过对比的方式具体论述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的风格。

第四部分(自“所以,你们讲,中国诗……”至“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觉得甜蜜的家乡困远征增添了甜蜜”),论述中国诗的总体特色,并且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根据本国文化根基,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

2.学生准确筛选有关段落中的信息,用恰当的语言概括中国诗的特征。

学生思考后,明确:与西方诗歌相比较,中国诗有以下特征。

第一,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第二,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配适“诗心”的需要。

第三,中国诗富于暗示性。

第四,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3.学生分组时论本文行文的特点.要求举例说明。

明确:本文在行文布局上的主要特点是以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中外相容,古今兼顾,且处处都设机巧,让读者回味无穷。

比如要回答“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钱钟书巧妙地设下一个“陷阱”。他告诉我们,要用这样的问题来提问是不合适的。只有在具有居高临远的观点和将中外诗进行对比的情况下才能作出合理的结论。并且告诉读者,这种方法即是比较文学的方法。不多的几句话,就把基本观点和原则交代清楚了。以下的每一个论述几乎都包藏着对比和综合。

如中国诗的发展史问题,就由伏尔泰所引出,然后道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如谈中国诗的篇幅,则以爱伦坡的话立论。不仅指出了中国涛的特点及其原因,还指出了中国诗的特殊之处: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

在谈中国诗的意韵和特殊表达方式时,则援引了魏尔兰、济慈、维荣、莎士比亚、拜伦等外国诗人的见解,材料充实,说服力强。

四、品味文章的语言

方法一:学生自己找出感兴趣的句子自由发言。

方法二:教师出示投影中的句子让学生品析。

如用第二种方法,可出示下列句子供学生品味。

1.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2.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

3.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只是静默一一沉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4.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5.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这事了不足奇。

教师提示:

1.这句话的本体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中国诗”,即不是指中国诗歌中的某一类作品或某位诗人的作品,而是指中国诗的发展特点。早熟,是指“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早衰,是指“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腐化,是对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而言的)。这句话,借助比喻和比喻中的对比(“早熟”与“早衰”),从诗歌发展的角度,简要地说明了中国诗的艺术特征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2.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借梵文的《百喻经》阐释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上的缺欠,旨在批评;二是点明造成这种缺欠的根本原因。“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这样的建筑物就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作者以此作喻,批评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往往脱离客观实际,没有坚实的基础,其结果必定影响艺术的健康、稳定地发展。这个批评是相当尖锐的,比喻中透出了强烈的讽刺意味。句中“聪明”一词是反语,是没有掌握艺术创作规律只凭臆断从事的思想方法。所渭的“聪明”不过是自欺欺人。“流毒无穷地聪明”,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上述思想方法的危害一一错误的东西长期得不到批评、抵制,反倒堂而皇之地沿传下去,贻害无穷。

3.此句意在说中国诗的意蕴很悠远,但其表达风格却十分平和。

4.本句隐讽那些对于西方文化不懂装懂的人。

5.此句意在讲对外国诗了解得越深,越能感受本国诗。

五、课文总结

钱钟书融会多种知识,探幽入微,条理精辟地论述了中国诗歌的特点。并在保证论述严谨周密的同时运用了大量比喻,使文章多姿多彩,幽默睿智。真不愧为“文化大家”!

六、布置作业

试用比较的方法探究:与中国古诗相比,中国新诗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征。

高二语文讲评教案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理出作者观点。

2、结合练习,品味佳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3、通过品味佳句独立见解的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求真求是“咬文嚼字”的精神。

教学难点:借鉴的分析方法,培养求异创新的思维方式,并运用到写作中去。

教学设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A、导入

下面两个句子中,哪个更符合林黛玉的形象特征?说明理由。

两弯似蹙非蹙的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的含情目。

两弯似蹙非蹙的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的含露目。

明确:学生也许会有不同的想法和见解,只要自圆其说即可,教师应该给以相应的鼓励。

总结:师提出自己的观点——比较认同第二种描写。

理由:1、含露者,是说黛玉的两眼常似湿润,就好象仙露明珠,就象文中后面的“泪光点点,娇喘微微”用意相同。

2、从林黛玉一生的悲剧来看,她的前生是一棵绛株草,来到人世间就是为了偿还眼泪的,可以说她就是水做的,而“泣”和“露”正是对她悲剧人生的准确表述。

3、“蹙”是皱眉的意思,皱眉应该是身体不适或者心里不痛快的时候的一种表情,也正合了后面的描写。而似喜非喜,林妹妹的喜从何呢?

对于《红楼梦》这部巨著来说,这20个字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但是只要我们仔细斟酌就会发现,这短短的几个字却可以把林妹妹的一生都概括在内了。如果说鲁迅作品的每一页都挤满了研究者的脑袋,那么《红楼梦》中的每个字每个标点符号都浸透着红学家的心血,可见咬文嚼字的重要,下面我们就看看朱光潜先生是怎样咬文嚼字的呢?

B、介绍作者

1、找同学介绍作者。

2、补充总结:朱光潜先生是我国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精通英语,法语,德语,在晚年80岁的时候还自学了俄语,并且一生翻译了很多的著作。在治学方面,朱先生走的是研究和翻译的路子,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解释三此,给学生以启发。)

研习课文

一、让学生查阅工具书,解释咬文嚼字的意思。

总结:

《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三个解释:

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B.形容卖弄才学

C.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

二、原来的意义是贬义的,朱先生在文中却反其道而行之,大胆的提出了新的观点,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答案。

总结:(1)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2)咬文嚼字,表面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三、朱先生是怎样咬文嚼字的呢?1—5段中,作者都举了哪些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

郭老改字院(1)、郭沫若改字——文字与感情有关

若虚改“李广射虎”(2)、王若虚改《史记》——文字与情感有关

韩愈“推敲”(3)、韩愈改诗——文字与意境有关

四、找朗读好的同学读第一段。

找出郭沫若改台词的例子: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1、“你是个没有骨气的文人”改为“你这个没有骨气的文人”好在何处?(让同学们在下面大声的读这两句,体会不同)

总结:

“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任何感情色彩,“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增强了语气。所以是什么发生了改变?情感才随之而变。引导:句式。

2、对郭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作者是怎样评价?

总结:

(1)“你这”式语法大半表示深恶痛绝,在赞美时并不适宜。

(2)“是”在逻辑上是联接词,相当于等号;“有”的性质全不同。

3、朱先生想告诉我怎样的道理?

明确:语言表达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所以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要咬文嚼字,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精神。

五、找同学读第3段。

1、翻译《史记》李广射虎一段,和改动以后的两段。

明确:原文——见到草中有大石,误以为是虎就射它,射中了石头,箭头进入石中,走近一看,原来是石头。就又再射大石,最终也未能再射入石中了。

2、改动前后有什么变化?

明确:原文属于细节描写,比较生动;改动以后,优点是变得简洁,缺点是没有了细节描写,只是简单的叙述,缺乏生动的感觉。《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其中对人物的刻画和描写更是开“史家之绝唱”,比如学过的《鸿门宴》对樊哙的描写,怒发冲冠,非常形象,仿佛就在我们的面前。古人有“用墨如泼”和“惜墨如金”两种用笔方法,所以什么时候惜,什么时候泼,大家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自信斟酌。

六、找同学读第5段。(重点分析)

1、朱先生是怎样“推敲”的?

僧推月下门

自掩自推真自在,人言冷寂我独闲

僧敲月下门

随缘剥啄惊宿鸟,月下来僧扰梦清

如果这首诗的作者不是贾岛而是你,你觉得哪个字更好?

明确:学生可以说推,敲,也可以说其他的字,只要自圆其说即可。

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

写作过程中文字的斟酌,只要符合想要表达的情感就可,这种选择没有只有更适合。

小结:以上作者从句式、字数、字眼三个角度阐述了咬文嚼字的重要,总的来说他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总结:语言要和思想情感的表达结合起来,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思考题:下面两种意境,你比较喜欢哪一种?

轻风拂细柳,淡月失梅花。

----苏小妹

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苏轼

9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