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巴巴 > 高中教案 > 语文教案 >

高中语文教案板书

时间: 刘骏 语文教案

对我们来说最孤独的不是缺少知己,而是失去了心中的自己,忘记了来时的方向,去时的路。在浮躁中慢慢抛弃那些宝贵的精神,我们最需要的不是别人的怜悯或关心,而是不屈不挠的自救,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高中语文教案板书,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语文教案板书1

【教学目的】

1、了解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思想基础及历史进步性。

2、了解孟子答问过程、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

3、了解并掌握“数”“发”“直”“兵”“胜”及其若干固定句式的对应今译。

4、在综合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并延展阅读阅读《仁者无敌》《出尔反尔》两个选段。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本文的论辩过程及艺术。

2、难点:

《孟子》的思想内容,也就是“仁政”的具体内容。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我们刚学了《论语》中的名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思想──以礼乐治国,实行仁政。这种政治思想,在战国中期由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孟子发展而为仁政学说。当时诸侯连年战争,生灵涂炭,孟子目睹人民的苦难,也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形成了民本思想,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认为人民是国家的基础,民心向背是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统治者应该实行仁政,用仁爱之心对待人民,像父母对待子女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这样就能赢得人民的拥护;反之,统治者实行虐政,就会遭到人民的仇恨,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与梁惠王关于政事的一次回答。下面让我们来读一读,背一背,想一想,然后再来议一议,看看孟子的仁政主张在本课中是怎样反映的。

二、字词正音

1、曳(yè):拖着。

2、数(cù) :密。

3、罟(gǔ):网。

4、洿(wū) :洼地积水,池塘。

5、鳖(biē):团鱼,俗称王八。

6、彘(zhì) :猪。

7、悌(tì):敬爱兄长。

8、莩(piǎo) :饿死的人。

三、《孟子》简介

参看课文。

四、解题

本文选自儒家经典名著,词语看似浅易,内涵却很艰深。仁政是孟子政治学说的核心,《孟子》一书中多次论及仁政的有关问题。

这篇课文记述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由此可以看出,梁惠王提出这个问题实质是想借助增加人力而增加国力。

五、课文串讲

1、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对于国家(总算是)了啦。河内遇到饥荒,

焉耳矣:三个语气词连用,表强调,重点在后一个。

2、河内凶,则移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移:迁移。

粟:小米,指谷类。

亦:也是。

其:代河东。

3、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察:考察。

政:政治

无如:比不上。

加:更。

何也:这是什么原因呢无如。

第一部分(1自然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之前,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河内凶,则移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从两方面描述救灾的具体措施。“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进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为下文的“五十步笑百步”作铺垫。“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归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并想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

4、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好战:喜欢打仗。

以……喻:用……来比喻。

5、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百步,则何如?

填然鼓之:咚咚地敲着战鼓。

填:拟声词。

鼓:名作动。

之:助词,无义。

兵:武器。

刃:刀锋,借代。

兵刃:同义复词。

弃甲曳兵而走:抛弃铠甲拖着兵器。

或:有的凭(自己)耻笑 。

而:表修饰。

百步:数量词活用作动词,跑了百步。

而后:然后。

6、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不:那只不过没有(跑)。

直:只是,不过。

7、“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之民)也。

知道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

无:同毋,不要。

之;取独。

第二部分(2─4自然段):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利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王好战,请以战喻。”总提一句,然后举出两个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根据败逃距离的远近,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的反问,进一步启发,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否定自己论点的话:“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两话忽然转入正题,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迁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这里暗示着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增多,要使民增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于是文章就自然而然地由第二部分过渡到第三部分。

8、“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违:违背。

谷:粮食。

数罟:细网。

入洿池:进入池塘。

胜:尽。

9、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以:按。

时:时令。

10、是使民养生丧死而无撼也。

丧死:为死了的人办丧事。

而:表承接。

11、王道之始也。

之始:这就是……开端。

王道:以仁义治天下,这是儒家的政治主张。

5─7自然段为第三部分:

5自然段: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

孟子认为,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撼”是实行仁政的开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比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接着又用“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来小结前面三组排比句,又以这个结论为前提推出新的结论:“王道之始也。”作者在这里把三层意思、三方面的内容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把“使民多加”的问题跟行王道紧密联系起来。

1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树:动词,种植。

之:助词,无义。

衣:穿。

帛:丝织品。

豚:小猪。

彘:猪。

13、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畜:畜养。

无:通毋,不要。

失:错过。

时:时机。

其:代鸡、豚、狗、彘。

夺:耽误。

14、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时:农时。

1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谨:谨慎。

庠序:古代指学校。

教:教化。

申:反复讲述。

孝:尊敬父母。

悌:敬爱兄长。

义:道理。

16、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颁同斑。

颁白:头发花白。

负:背着东西。

戴:顶着东西。

黎民:老百姓。

王:名作动,称王。

未之有: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后置。

6自然段: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

孟子进一步提出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的仁政主张,也是“使民多加”的根本措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三组排比句又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种措施后产生的效果。这三种措施与上文的三种措施相比,显然前进了一步,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孟子不仅主张养民,还主张教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作者在这里连用四组排比句,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然后用“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两句承上启下,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与前文“王道之始”相呼应。

17、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检:约束

涂:同途,道路。

莩:饿死的人。

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18、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则:表转折。

岁:年成。

19、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何异:什么不同。

于:与。

20、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归咎。

斯:那么。

至:到,这里指归顺。

7自然段: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

孟子批评统治者的虐政,从反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前两段已经把行王道的道理讲得十分透彻,这一段照应文章的开头。梁惠王口口声声说于国“尽心”,可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哪里谈得上“尽心”呢?“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接着作者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运用比喻进行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兵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最后两句,“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言简意赅,不归罪于年岁,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仪,才能使他们归服。“斯天下之民至焉”,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

第三部分(5~7自然段)阐述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六、用推断方法理解文言文

1、以意逆志法:

即遇到读不懂的地方,可跳过去,待全文大意理解得差不多后,再根据上下文,假设一种解释,有时甚至可以猜测,这种方法,叫做“以意逆志”,“逆”是“迎合”的意思,如本文中的“谨庠序”,就可利用这种方法。

2、利用对偶、排比、互文等方法进行推断:

如本文的“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我们可以根据“斧斤”句推断“数罟”句的句意。

3、根据上下思路和逻辑关系推断:

如“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的句意,就可以根据上文“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来推断。

七、作业。

高中语文教案板书2

看了许多《群英会蒋干中计》一文的教案,我觉得似乎都没有脱开分析情节结构和人物形象的俗套,以这种姿态教此文,恐怕又会把文章教死,学生也不一定会得到什么收益。我认为,要成功教学这篇文章,应该抓住一个关键问题大做文章,那就是周瑜行使反间计。抓住这个核心,许多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于是,我设计了两个问题供学生讨论:

一、 周瑜是怎样行使反间计的?

二、 如果你是蒋干,你会怎样与周瑜斗智呢?你能否识破周瑜之计?

我充分运用启发式的教学艺术,很快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出来。下边是课堂讨论的部分实录:

师:蒋干到东吴来干什么?

生:说降周瑜。

师:周瑜要做什么?

生:诱蒋干中计,盗走书信,借曹操之手杀掉蔡瑁、张允。

师:本文主要是写什么的?

生:写周瑜诱使蒋干中计盗书,行使反间之计。

师:那周瑜是怎样行使反间计的呢?

生:(思考,一时答不上来)

师:(启发)假若周瑜与蒋干共叙一番友情,然后拉蒋干共寝蒋干会不会中计盗书?

生:(摇头)不会。

师:为什么呢?

生:(纷纷)他不会相信。他一定会分析这封信是真是假。他可能会睡着,根本看不到这封信。他会趁此机会劝周瑜投降曹操……

师:对,这种情况下行反间计是肯定行不通的。那么,要诱使蒋干盗书中计,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生:(讨论、结论)有机会看到书信,并且不会产生任何怀疑,直至把书信盗回去献给曹操。

师:对。那么怎样才能让蒋干看到这封信而又不会使他产生怀疑呢?

生:(思考、议论)

师:首先,这样一封重要的信,应该放在哪里最好?

生:(讨论、回答)应该放在“军机重地”,即周瑜的卧室。

师:所以首先要引蒋干进入周瑜的卧室。直接拉他去行吗?

生:不行。

师:为什么?

生:蒋干会怀疑。

师:对。为了不使蒋干怀疑,周瑜就设计了一出戏,巧妙地引蒋干进入了他的“军机重地”,给蒋干制造了一个“盗书”的机会。这出戏是什么?

生:群英大会,宴请蒋干,周瑜喝得“酩酊大醉”,借机拉蒋干入室共寝。

师:对,饮酒大醉是整个计谋的关键,它不会使蒋干对“入室共寝”产生怀疑。

但“入室共寝”就一定会使蒋干盗书吗?“共寝”时有哪些情况他不会盗书?

生:(纷纷)蒋干也喝醉了,一觉睡到天亮;他只是一时没睡,不久就睡去了;他根本就没有从床上起来,他不去翻看周瑜的书桌,……

师:对,一定不要让他睡去,而且一定要让他从床上起来。但怎样做到这一点呢?

生:(思考、讨论、一时答不上来)

师:(启发)蒋干到东吴是干什么来的?

生:说降周瑜。

师:临行时他向曹操表明了什么态度?

生:“干到江左,必要成功。”

师:假如他做不到这一点呢?

生:他就很难回去向曹操交代。

师:对,他就没法给曹操一个交代。此时,他就如热锅里的蚂蚁一样不能入睡。于是,他就鬼使神差般地从床上起来去偷看周瑜放在桌上的文卷。这样看来,要达到让蒋干看书、盗书的目的,首先要做到什么?

生:使蒋干到东吴的目的彻底化为泡影。

师:对,当蒋干绝望之时,他才会到处寻找向曹操交代的办法。此时,诱饵早就放在周瑜的书桌上,专等鱼儿上钩。

但怎样才能使将干绝望呢?三言两语能做到吗?周瑜是怎么做的?

生:(看课文、讨论、发言 )一开始就质问蒋干是否作说客;让太史慈作监酒;看军士、粮草,表明自己的态度;舞剑作歌,抒发志向……

师:很好,同学们分析得很正确。现在,我们把这个过程放一个慢镜头,分析以下,周瑜一共堵了蒋干几次口?

生:(阅读、讨论、总结,老师板书)一共四次:

第一次:先发制人

第二次:让太史慈作监酒

第三次:看军士、粮草,表明态度

第四次:舞剑作歌,抒发志向

师:再看课文,周瑜每堵一次口,蒋干的反映怎样?

生:(看课文、回答)第一次,“愕然”;第二次:“惊愕,不敢多言”;第三次:“面如土色”;第四次:(没写)

师:很好,把这些地方加上着重号。(停一会儿)最后一次没写,你能想象出此时蒋干的样子吗?

生:肯定是神情麻木,完全绝望。

师:对。周瑜就是这样通过群英大会完全夺去了蒋干到东吴的目的,使蒋干彻底绝望,最终诱使蒋干中计盗书,并进而骗过曹操,达到杀蔡瑁、张允的目的。

现在,我们总结一下,周瑜诱使蒋干中计盗书,一共走了几大步?

师生:(共同讨论、结论、板书)一共走了两大步:

第一步:夺蒋干之志;

第二步:诱蒋干盗书。

师:蒋干偷看周瑜书信,发现所谓的蔡瑁、张允的投降书,便如获至宝。但是不是就可以绝对的说,蒋干不再会对这封信产生怀疑呢?

生:(疑惑、不敢下结论)

师:周瑜为了做到万无一失,在蒋干偷看书信之后,又做了什么?

生:(看课文、回答)说梦话,与来人做了一场假戏。

师:很好,请同学们把这一段阅读一遍,看周瑜做得多么逼真。

就这样,周瑜自编自导,终于诱使蒋干中计盗书。这真是天衣无缝。它步步紧凑,环环相扣,充满着大智大慧。

生:(十分兴奋,愉悦,议论纷纷)

师: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之下,一切都是周瑜预先安排好的,而且有许多人配合;而蒋干是孤身一人,一切又都来得突然,结果蒋干就如傻瓜一般中了周瑜的圈套。现在我让同学们去充当一下蒋干,只身到东吴,说降周瑜。你该怎样去对付他呢?周瑜堵你的口的时候,你怎么办?周瑜诱你盗书时,你会产生什么怀疑?书信本身有没有破绽呢?要知道,你的条件比蒋干优裕多了。你的思考时间 充裕的,你已经知道了周瑜的目的,而且你已经学了这篇课文,你还可以跟同学们互相讨论,……这样,你应该拿出你的聪明才智去战胜周瑜了吧。假如在这种情况之下,你依然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应对,那么你就跟蒋干差不多了。你们是否愿意试一试呢?请同学们准备好,下一节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生:(十分兴奋、愉悦,跃跃欲试)

现在的语文教学动不动就讲模式,我觉得大可不必。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达到即有招又无招的境界,即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常中有变,变中有常”。每一篇课文都有它自身的特点,教师应根据它的特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把课文教活。无论怎样优秀的教学方法,老师运用得再熟练,但如果千篇一律,学生也会听厌,课堂也会成为死水一潭。《群英会蒋干中计》一文,其核心是周瑜行使反间之计,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充满智慧,假如不抓住这一中心,而照本宣科地分析情节结构和人物形象等等,那就只会使教与学变得索然无味,失去文章本来的魅力。所以,我就抓住“反间计”这一关键点,以培养学生的智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等为切入点,安排这篇文章的教学,最后取得了很大成功。而且在这样的分析之中,文章的情节结构、人物形象等,学生自然而然地了然于胸,不必老师再过多地分析。尤其是第二节课,我让学生扮演蒋干,智斗周瑜,课堂气氛更是活跃得很,很多地方甚至出乎我的意料。比如有同学说:“周瑜拉我出去看军士、粮草,正是我说降周瑜的大好时机,因为当时没有其他将领在场”;有同学说:“周瑜舞剑作歌,我也舞剑作歌,我也会借‘酒醉’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直言曹操之锐不可挡,东吴之军心涣散,即使不能达到说降周瑜的目的,也会动摇东吴的军心”;又有同学说:“假的毕竟是假的,周瑜的计谋再周密,也有破绽,甚至破绽百出。比如周瑜醉了,携蒋干共寝,但其他将领并没有都醉呀?他们为什么不阻止呢?他们至少也应把周瑜卧室里的重要东西给收起来呀?又如,蒋干叫周瑜几声,周瑜都听不见,来人只叫周瑜一声,周瑜就听见了,不是很奇怪吗?……”;还有同学说:“书信本身也有明显破绽。蔡瑁、张允既已投降曹操,又为何投降东吴呢?要知道,曹操比东吴的势力大多了。而且既要杀曹操,又为何事先声张呢?不是很容易泄露的吗?”……整个一节课学生踊跃发言,都显得特别聪明,课堂气氛十分热烈。我原先预想的教学目的已完全达到了。

高中语文教案板书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注意生活中的语文现象,认识语文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学生收集,口头交流,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语文世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写出自己对社会生活中语文的运用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3、引导学生收集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常见的、最新鲜的和最活泼的语言现象,初步树立汉民族共同语言的规范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学生收集、口头交流,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语文世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写出自己对社会生活中语文运用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教学用具:

洗衣粉包装袋、“美乐多”瓶、胡豆简介、广告语、警示语等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如果让你去背诵圆周率,你们会背吗?可是,有一个故事里的主人公就会背。你们想知道他是怎么样学会背诵的吗?

故事:很久以前,有位教书先生,整天不物正业,就喜欢到山上去找庙里的和尚喝酒。他每次临行前都给学生留下一道作业:背诵圆周率。开始的时候,每个学生都苦不堪言。后来,一位聪明的学生想出妙法,把圆周率的内容与眼前的情景联系起来,编了一段顺口溜:

山颠一寺一壶酒(3。14159)

尔乐哭煞吾(26535)

把酒吃(897)

酒杀尔(932)

杀不死(384)

乐尔乐(626)

先生一回来,大家都会背诵了。

由此,可见语文学得好,对数学也大有帮助的。不单如此,在生活当中,处处可见语文的影子。

二、收集,观察生活中的语文。

例如,电视、广告、校园横幅、对联。包括家里的一些食品的简介等等都体现了语文知识。

广告:某石灰广告——白手起家

某化装品广告——趁早下“斑”,请勿“痘”留

耐克——一切皆有可能。

对联:

苏轼和佛印的谑联:苏轼见一条狗在河边啃骨头,遂出: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从容把写有苏轼诗句的扇子往河上一扔,曰:水流东坡诗(尸)。

生活用品的名字和广告、食品简介和姓名等:

名字:自己家人对自己的期望。

飘柔、立白、美乐多、雪碧等熟悉的生活用品的名称和它们的广告语。

横幅:学校挂的、街道写的等等

但是,在现实中,这些广告语或者是横幅或者简介语等也有出错的时候,字词用得不当,词语用得不好,句子不通顺,这都关乎语文的知识问题。例如我曾见到有人将“公厕”写成“公则”;有一则重庆出的胡豆简介有一段写到:

本品是以优质蚕豆、芝麻、川白糖、液体、葡萄糖、植物油、辣椒、甜酱、精盐等多种天然香料精制而成,具有酥、脆、香、甜、辣、咸鲜诸味融为一体,入口化渣,怪味无穷。

让学生修改这则简介。

三、交流介绍收集到的生活用的语文现象。

你们收集到生活中的语文现象,你们能举其他的在生活当中遇到的语文现象吗?你可以说说你对这些现象的感悟和体验。或者,你能说说语文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也是可以的。大家可以相互交流,相互说一说。

四、布置作文。

范文讲解,写得好的地方,可以相互讨论。看到别人这么写,自己想一想自己该怎么写继续收集资料,以“生活处处有语文”为题,写一篇至少500字的作文。要求写出自己的感悟和体验。

高中语文的教学设计 篇3

教学要求:

1、 通过阅读例文,知道写参观或游记一要按照顺序,二要抓住重点写出特色,三要写出自己的感想。

2、 学习例文的写法,自定题目,写一篇参观记或游记。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按参观或游览的顺序,有选择地进行介绍和描写,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习作准备

在本次习作之前,要求学生大量阅读名人游记,并从内容和思路上做适当的记录和摘抄。

阅读要求:

1、把你觉得作家描写最传神、最细致的部分反复朗读,并摘抄。

2、选择其中的两篇,就文章的思路做一个提纲式的记录。

二、赏析部分作品

1、 同学们,我们最近一段时间与阅读了不少的名人游记,有哪些收获呀?

2、 请同学们从自己所读的作品中选择一篇向大家作一个汇报。

(1) 在小组里交流。

(2) 大组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点拨。

3、 师生共同阅读习作例文。

提供学生思考的问题:

(1)、文章是围绕哪句话展开描写的?号称“中华一绝”的龟山汉墓,就开凿在这只“大乌龟”的肚子里。

(2)、读了文章,你感觉到了“绝”么?为什么?

(3)、小作者重点写了哪些部分?文章是怎样抓住一个“绝”字来介绍和描写的呢?

三、指导练笔

1、同学们,你参观、游览过哪些地方?请学习例文的写法,写一篇参观记或游记。老师相信在我们如此丰富的积累的基础上,同学们的习作也一定是精彩纷呈的。

2、指导学生写提纲。

提纲要求:(1)列出写作的顺序。

(2) 在提纲中反映出重点部分

(3 )一些精彩语言。

3、交流习作提纲。

4、学生练习写作

高中语文教案板书4

教学目标:

1.诵读感知,理清思路

2.品读赏析,体会感情(重)

3.研读拓展,感悟形象(难)

一、导入新课、走进作者

1.看对联,猜人物。

弃彭泽微官,松翠菊黄,琴书而外醉三斗;

开田园诗派,韵真辞朴,千百年来第一人。

2.看图片,猜作品。

(1)忽逢桃花林,夹(jiá)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其五)

(3)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归园田居》(其三)

3.知人论世

又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时代)最杰出的诗人

4.预习检测

大家对课文已进行了预习,现在我来检测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首先我们一起来正音。接着梳理文言知识。

精彩的展示源于大家认真的预习,值得赞赏!

5.揭示学习目标

诵读感知,理清思路

品读赏析,体会感情(重)

研读拓展,感悟形象(难)

二、解题理思路

1.解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为我们解读文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我们一起来研读标题。归去来兮辞:归去,回去;来兮,语气助词;辞,赋的一种,一般要押韵。

2.理思路

再次回到题目,请问:题目中的关键词是什么(归去)

文章围绕“归去”写了哪些内容呢请大家大声朗读课文,思考这个问题。

谁来回答(找一生答)

板书:(归去之因、归去之情、归去之悟)

本节课我们就紧紧围绕“因、情、悟”三个字更深刻地解读陶渊明,感受他的隐逸情怀。

三、品读赏析、感受情怀

(一)归去之因

过渡语:在封建社会,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大济苍生”,实现人生价值,往往是和仕途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陶渊明在少年时就有“大济苍生”之志,踏入仕途大可实现他年轻时的理想,但此时的陶渊明为何要辞官归乡呢请大家听录音,从第一段中画出陶渊明归隐原因的句子

明确:田园将芜、心为形役、已往不谏、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二)归去之悟

过渡语:因为心为形役,内心被外在形体所役使

因为迷途,视入仕为迷途

因为认识到昨天是错误的

所以,陶渊明弃官而去了。归去后的他又产生了哪些人生感悟呢我们来研读第四段。谁想将陶渊明的感悟读给大家(找一生读),请其余同学跟随朗读,画出陶渊明归去之悟的句子。

明确: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三)归去之情

过渡语:是啊,人生短暂,岂可受官场羁绊一生不如归隐田园,放飞心情、顺随心意,寻求自由之乐吧。陶渊明的田园生活,自由之乐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研读二三段。请大家默读二三段,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赏析。

要求:

1.有感情地诵读所选语句;

2.用优美的语言阐释所选语句描写了怎样的景物和画面;

3.以“之乐”的形式概括大意,并从中体会作者的情怀。

时间3分钟,前面同学说过的句子不再说,但可补充。

赏析第二段

1.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初进家门之乐)

赏析:看到自己简陋的老屋,就高兴地奔跑。虽贫尤喜,41岁的诗人如同孩子一样天真。因为他奔向的不只是老屋,更是自由。

2.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三径”代指隐士居住的地方。这里乃自己隐士生活的象征。故荒芜的不只是昔日常踏的小径,还有自由不受束缚的内心。

松菊乃高洁的象征。犹存的不只是傲然荒径的松树和菊花,更是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本性。

3.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赏析:饮酒开怀,斜视庭柯大有“休将凡心愁俗世,且放闲眼看庭花”之感。

倚窗寄傲,陋室易安。精神上的富足与物质生活的清贫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看重的是自己傲岸的情怀而非物质上的富足。这也正是他“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追求的真实体现。(室中之乐)

4.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赏析:园中日日散步,其乐无穷。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真是随意与轻松同在,闲适与自由共存啊。(园中之乐)

5.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赏析:出则无心,归则有意。不就是陶渊明无心出仕,有意辞官的真实写照吗(园中之乐)

感谢大家精彩的发言,通过抵家之乐、居室之乐,庭院之乐我们感受到了陶渊明的居家之乐。我将大家的集体智慧付诸于课件,请看大屏幕:

归去后的陶渊明:有冲破“尘网”,挣脱“樊笼”的欢快

也有与家人久别重逢,安享天伦的喜悦

有闲庭信步,触目成趣的宁静安逸

也有饮酒寄傲,与世隔绝的孤高傲岸

但这还不足以满足诗人追求自由之乐的梦想,于是他走出家门,奔向田园。畅游于田园之中的陶渊明,又有哪些乐趣呢我们来品读第三段。

赏析第三段

1.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人情之乐)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农事之乐)

赏析:悦耳的知心话,真实的农家田园生活,衬出他消除官场忧愁,自然恬淡的心境。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人情之乐。

2.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出游之乐)

赏析:驾车乘舟,水道幽深,山路崎岖,都让人兴致盎然。

3.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出游之乐)

赏析:欣欣向荣的树木,缓缓流淌的泉水,生机勃勃的大自然都让人倍受鼓舞。

小结:田园中的陶渊明感受到了人情之乐,农事之乐,和出游之乐。

在这里:有与亲朋推心置腹,开怀畅谈的怡然自得

也有与农人谈桑话麻,把酒言欢的闲适自由

有摆脱官场,纵情山水的淡泊逍遥

也有融身自然,无我相安的旷达洒脱

四、研读拓展、感悟形象

通过刚才的赏析,我们看到了一个“闲适自由、自安自乐”的陶渊明。然而,现实中的诗人真的如此快乐吗

穿过东篱的栏栅,他认清斗米中的污浊;

背负荷月的草锄,他看透人世间的浮华

身世卑微,怀才不遇,受人羁绊是他现实生活的真实映照。

黑暗现实的无奈苦闷,凸显了他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高尚节操;

理想抱负的难以实施,坚定了他淡泊明志,纵情山水的无悔追求;

山水自然的明净安逸,给予了他忘怀得失,乐天安命的人生真悟。

故在文章最后他发出了“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人生感悟。此时的陶渊明获得了真正的精神之乐。

学习了本辞,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一样的陶渊明,请用“陶渊明,你是一棵孤傲的松,挺立于尘世之外”的句式说说你心中的陶渊明。

明确:

陶渊明,你是一棵孤傲的松,挺立于尘世之外;

你是一株隐逸的菊,绽放于东篱之下;

你是一朵自由的云,漂浮在天空之上

你是一只卷飞的鸟,飞回到山林之内。

五、布置作业

请以“归隐是对人生的逃避还是热爱”为话题谈谈自己对陶渊明归隐的看法

教学反思: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本次焦作市优质课比赛。本次比赛,我抽的课题是《归去来兮辞》,这是一篇经典的古代抒情散文,也是一篇脍炙人口的辞赋,在教学设计上着实让我为难。本文该作为一篇文言文来讲,还是作为一首诗歌来上课文的定性问题,关系到整个教学的设计。若是古文教学难免要注重于基本常识,若是诗歌,则对字词不过于强求而侧重于感情的赏析与学生的感悟。最初设计,面面俱到,将重点放在内容和感情上,在理解内容的过程中梳理文言知识,结果以失败告终。散乱无味,重点不突出是第一次试讲留给听课老师的印象。于是在赵保珍老师,王军芳老师和语文组其他同仁的指导和建议下大改教学思路,确定字词以课堂检测的形式来处理,教学重点则根据课文线索“归去之因、归去之情、归去之悟”大胆取舍,舍“因”去“悟”留“情”。在经历了三次改稿五次试讲之后,于5月9日下午走上了市优质课的讲台。

然而,课堂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走下讲台之时,便是遗憾之始。遗憾对文本挖掘太浅,遗憾课堂诵读太少,遗憾与学生距离太远,遗憾自己自信不足……掩卷沉思,反思如下:

一、文本挖掘浅

从抽到题目的那刻起,茫然便一直伴随着我。在备课的一个星期里,赵老师曾多次提醒我“静下心来研读文本,要先有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再去理清思路,设计教学。”但回头思考,自己做得并不到位。第一次试讲时的全盘否定,第二次试讲时的不够投入,第三次试讲时太过随意的课堂语言……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让我乱了分寸。使得原本就不擅长讲古文诗歌的我,更觉诗歌古文之深不可测,难以驾驭。于是大改教学思路,精心锤炼语言,回头反思,似乎本末倒置了。因为在初次试讲被_之后我更侧重于教学环节和教学语言的斟酌,忽视了对文本的挖掘。于是在引导学生通过景语体会作者情感处理“归去之情”这个教学重点时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二、课堂诵读少

在教学设计上既然以诗定位,就应以朗读感知为中心。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让学生读的充分,是学诗的根本,读好了,字词便不是问题,情感也不再是难题。通过诵读让学生细细品味,体会文章语言,进而探究归去之因、归去之悟及作者情感,这本是水到渠成之事,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却没有注重引导学生诵读。虽然也有诵读环节,但读的太少,读的不够,故在“归去之悟”这个环节中学生回答稍显吃力。这样就给听课教师造成“课堂设计不符合学生认知过程”的印象。其实,在教学设计中之所以将“归去之悟”放在“归去之因”之后,一是因为课下注释非常详细,设想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难度不大,应该能很容易找出答案。二是想要突出“归去之情”这一重点,让学生在赏析“情”的过程中由田园之乐上升到精神之乐,进而感受“悟”,因此我采用了“由果溯因”法。

但由于在课堂上让学生读的太少,致使他们对内容理解不够,导致了教学过程的不够流畅。

三、学生距离远

党老师一语“《归去来兮辞》教学中,执教老师始终没有走近学生,使老师没有了亲和力与学生产生了距离”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在平时的教学中自认为自己不算是没有亲和力的老师,为何会在市优质课上与学生产生距离失去亲和力反思原因,距离是由于缺乏大赛经验导致紧张、不够自信造成的!故而忽略了走进学生,忽略了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使得课堂氛围不够活跃。另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自己对文章挖掘不深,把握不到位。所以,我认为深入挖掘文本,对文本有自己独到的感悟和看法是讲好一节课的决定性因素。

虽有遗憾,但也收获颇丰。

经历这次优质课,我认识到了语文老师良好的语文素养和深厚的文学功底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深入挖掘文本,有自己独特的感悟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能够熟练运用精炼简洁的课堂语言是上好一节课的亮点,将亲和力融入课堂能使一节课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主动获取知识,而非“被灌”。

经历这次优质课,我也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和力量。感谢赵保珍老师,王军芳老师对整个教学设计的指导和建议,感谢她们节节不落,认真仔细的听评,感谢她们对我教学语言的锤炼。感谢张军红老师,焦丹丹老师加班加点不厌其烦地对导学案及课件的修改。感谢姬琰囡老师在我8号下午去见学生时给我的勇气和帮助,感谢所有语文组老师对我的鼓励!可以说,我的成绩是语文组共同努力的结果。

优质课结束了,但我的成长才刚刚开始。成绩只是一时,成功也只是一事,而成长才是一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为自己在语文教学的成长而奋斗!

高中语文教案板书5

一、以认识论、科学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知小说的>故事情节;

2.欣赏杜十娘这个人物形象;

3.了解拟话本等相关文学常识。

教学程序:

1.新课导入:播放《杜十娘》歌曲,以激发兴趣;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2.理清故事情节,编写200字左右的故事梗概。

3.分析杜十娘的形象。

①最显着的外貌特征。(美丽)

②杜十娘资助李甲的情节及体观的品质。(善良)

③怒沉百宝箱的意义。(反抗)

④悲剧的原因探讨。(李甲负心,孙富无耻,封建世俗观念,制度黑暗。)

二、以存在论、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鉴赏杜十娘形象的人性美;

2.设计避免悲剧的“良方”;

3.杜十娘、琵琶女的人格魅力比较。

教学程序:

1.新课导入,播放《千古绝唱》,歌中引用了六个民间故事以引出文本。

2.自读课文。讨论:

①杜十娘的悲剧与哪些人有关?

②你是同情还是鄙夷现实中杜十娘式的人?你会是李甲吗?

③杜十娘的悲剧是个人悲剧还是社会悲剧?

④你能给杜十娘指一条出路吗?

⑤一个民族该让民众树立起怎样的道德观?

3.比较杜十娘、琵琶女的人格魅力。

4.写一篇>读后感。

比较两堂课,从教学过程和课后反映看,第二种设计学生的兴趣更浓,课堂气氛更活跃,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高。第一种设计固然也能调动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但整个教学过程略显凝滞,学生学到的是以诸如常识、情节、人物形象的机械认知等知识和概

念。在此恕不赘述。而第二种设计,学生更多地是站在审美的角度、欣赏的角度与自我与文本人物作心灵的碰撞。

课堂上,学生们为了拯救杜十娘纷纷开出自己的良方:她“久有从良之志”,希望过一种正常“人”的生活。她自知身份低微,在当时的世俗社会,男人只要有钱就可以随意欺辱她。因此她惨淡经营:七年时间苦心积攒“百宝箱”,希望用“百宝箱”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她之所以不告诉李甲自己有百宝箱,只不过是不愿在爱情的天平上增加一颗金钱的砝码。就算李甲负心负义,杜十娘大可不必投水,她有青春、美丽,还有金钱,就算独自一人也可以生存下去。她还可以像琵琶女一样嫁作“商人妇”。也可以隐姓埋名像白娘子那样找一个相知的人过完一生。经过讨论,大家逐渐认同:杜下娘沉下江去的不是“百宝箱”,是人性,是道义,是良知,是人心,因为社会容不下这些东西。在那个批俗罗织的礼教的网里,她的投江实在是唤起人性的义举。那悲壮的一幕尽管是凄惨的,却更是美的,留给人间一份至真至纯的情感美。

通过杜十娘与琵琶女人格魅力的比较,学生更加明白杜十娘比琵琶女有一种觉醒意识,更具人性的光辉。她的死不是软弱无能,不是怯儒轻生,而是一种不屈人格的体现,是向那个社会、那个时代发出抗议的最强音,成就的是一曲千古绝唱!一位学生在课后的读后感中写道:

到此为止,说的都是文学鉴赏方面的的内容。若她们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又会抱怎样的态度呢?当老师的问题一提出,我就呆住了,我从未思考这个问题。一直以来,文学是文学、生活是生活,进入故事情节是投入,走出来就为了考试。却不曾想过扣心自问,叩问自己的心灵,难道我们付人生的痛苦感受已经麻木?

由此可见,中学语文教学应特别考虑学生的人格发展及学科特点,落在人的内心发展上,落在对人格的魅力、人性的含义的深层理解上,捞起失落已久的人文“百宝箱”,我们的语文才有阳光灿烂的日子!

高中语文教案板书相关文章:

高中教案模板

小学教案模板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电子版教案

14646